據市場資深觀察人士表示,
2024年國產玉米大漲很難
恢復至3000元每噸概率很低
日前,國內玉米以及糧食行業(yè)的資深人士表示,玉米后市行情或已無懸念,預計2024年玉米市場弱勢運行將是大趨勢。究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兩個因素。
,進口及國內替代總量龐大,嚴重擠壓國產玉米漲價空間。(2024年,國內以及進口的大量飼用小麥、大麥、高粱和超期稻谷,甚至進口的ddgs也就是酒糟對國產玉米的替代效應依舊很明顯,這將會對國產玉米價格回漲帶來很大的壓力)
第二,國產玉米產量不低,市場供需關系轉變,市場供需關系整體保持在“買方市場”,作為賣糧農民而言在市場上基本上喪失了主動權。據農情調度信息顯示,2023年產的華北玉米、東北地區(qū)產量都要略好于往年平均水平,雖然這是一件好事,但是顯然成為了阻礙東北玉米價格回暖的因素之一。
2024國產玉米
面臨嚴重的“內憂外患”
2023年國內玉米市場可謂高開低走,尤其近期玉米市場更是被悲觀情緒所籠罩,俗話說“豐年無牛市”,新季玉米的大量上市,加之下游需求端不給力,玉米價格從開秤收購起一路下跌,基層囤糧收購積極性下降,貿易商以銷定采、走量為主,市場主體謹慎觀望,建庫意愿較低。農業(yè)苑注意到,國內玉米行情資深分析人士表示,玉米后市行情或已無懸念,預計2024年玉米市場弱勢運行將是大趨勢。
相較于其他農產品而言,玉米供需結構始終存在一定缺口,但是隨著芽麥、定向稻谷、進口玉米以及替代品的大量補充,“缺口”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緩解。2024年,國內以及進口的大量飼用小麥、大麥、高粱和超期稻谷,甚至進口的也就是酒糟對國產玉米的替代效應依舊很明顯,這將會對國產玉米價格回漲帶來很大的壓力。
國內玉米處于“買方市場”
農民喪失漲價“主動權”
據業(yè)內資深分析人士表示,雖然2023年國內玉米實現豐產,但因國際市場玉米價格較低,進口利潤豐厚,玉米進口量依舊維持偏高水平,但同時也可能會繼續(xù)擠占國內玉米市場份額,并在情緒上對國內玉米市場形成階段性壓制。(今后我國仍將大量進口玉米以及其各種替代品數千萬噸之多)
以目前東北地區(qū)的售糧進度以及市場行情來看,市場供需關系整體保持在“買方市場”,作為賣糧農民而言在市場上基本上喪失了主動權,不管是鈍刀割肉般的小降價,還是小幅度的漲價,農民老鐵們都只能干巴巴的成為旁觀者默默承受。
來源:農業(yè)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