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就要到種植小麥的季節(jié)了,今年種植小麥有沒有新的技術呢?今天小編就詳細給大家介紹2014年小麥高產新技術。
小麥氮肥后移高產栽培技術,可能有些農民對這個技術還不太了解,或者不相信這種技術,其實經過實驗研究,氮肥后移技術已顯示出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環(huán)境效益。 該技術的核心是施肥比重后移與春季追肥時間后移。
技術要點如下:
1、小麥氮肥后移技術適用于肥水條件較好的高產麥田和強筋及中筋小麥的田間管理。
2、確定合理的底肥與追肥比例,施肥比重后移。氮肥后移技術將氮素化肥的底肥比例減少到50%,追肥比例增加到50%;土壤肥力高的麥田底肥比例為30%~50%,追肥比例為50%~70%。
3、春季追肥時間后移,建立兩種分蘗成穗類型品種的合理群體結構和產量結構。一般情況下,春季追肥由返青期或起身期后移至拔節(jié)期;土壤肥力高的地塊采用分蘗成穗率高的品種,春季追肥可在拔節(jié)期至旗葉露尖時進行。
4、注意及時防治小麥條銹病、白粉病、赤霉病、紋枯病,蚜蟲;采用人工或化學的方法,防除雜草。
小麥氮肥后移高產栽培技術的好處:
1、運用氮肥后移技術,可以有效地控制無效分蘗過多增生,塑造旗葉和倒二葉健拔的株型,使單位土地面積容納較多穗數(shù);
2、能夠促進根系下扎,提高土壤深層根系比重,提高生育后期的根系活力,有利于延緩衰老,提高粒重;
3、能夠控制營養(yǎng)生長和生殖生長并進階段的植株生長,有利于干物質的積累,減少碳水化合物的消耗,促進單株個體健壯,有利小穗小花發(fā)育,增加穗粒數(shù);
4、能夠促進開花后光合產物的積累和光合產物向產品器官運轉,有利于較大幅度地提高生物產量和經濟系數(shù),顯著提高籽粒產量。
氮肥后移技術已顯示出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環(huán)境效益:
一是可顯著提高小麥的籽粒產量較傳統(tǒng)施肥增產10%--15%;
二是可明顯改善小麥的籽粒品質,氮肥后移不僅可以提高小麥籽粒蛋白質和濕面筋含量,還能延長面團形成時間和面團穩(wěn)定時間,終顯著改善優(yōu)質強筋小麥的營養(yǎng)品質和加工品質;
三是減少氮肥損失,提高氮肥利用率10%以上,減少了氮肥對環(huán)境的污染。
小麥高產新技術,小麥穩(wěn)產高產不是夢!希望廣大農民用戶可以嘗試下小麥氮肥后移高產栽培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