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秋種以來,面對前期降水量偏大,土壤含水量高,小麥整地、播種向后延遲,小麥冬前生長量減少的不利農情,鄒城市農業(yè)技術人員,按照上級關于抓好秋冬種保障糧食生產會議精神,以確保晚播小麥高質量播種及小麥越冬為目標,以農民對晚播技術的急切需求為導向,全體動員,全力以赴,把麥田做課堂,與農戶面對面親切指導、親自示范確保晚播小麥播種技術落實到位。
一、分析研判氣象、土壤條件,形成了“一遍騰茬,兩遍整地、三次散墑”抗?jié)裾厣劶夹g體系
面對秋季連續(xù)降雨,土壤水分飽和,適期內不宜播種的實情,制訂了不等不靠加快排水散墑、騰茬晾墑的快速散墑技術措施,指導人們盡快地表覆蓋物,加快地表水分蒸發(fā)、散墑,為小麥耕翻整地盡快創(chuàng)造適宜墑情條件;整地宜緩不宜急,等5-7天,視土壤水分下降情況,避免深耕“拉泥條”,待墑情適宜時,耕翻土地,再次晾墑,2-3天后墑情適宜時旋耕耙平土地,創(chuàng)造坷垃碎、土壤實、墑情宜的適播條件,做到即使播期推遲,也要確保整地播種質量。
二、急群眾之所急,及時搜集回答群眾對小麥晚播技術的需求
播期推遲,近十幾年未曾遇到,農技人員到田間了解到群眾對小麥晚播技術較為陌生,經過詳細調查詢問,發(fā)現群眾對小麥播種量、施肥量、播種深度等技術措施問題需求較大,農技人員即在現場調試播種機械,定播量、定播深、定肥量,進行現場答疑解惑的同時,將搜集到的問題,總結整理成以“四補一包”技術為主要內容《積極應對連陰雨天氣切實做好秋冬季農業(yè)生產工作的指導意見》、《晚播小麥抗?jié)駪儾シN技術要點》等小麥晚播技術明白紙發(fā)放至群眾手中,并通過開通技術服務電話、微信公眾號、電視廣播、行風熱線等多種形式,及時解答群眾問題,向群眾宣傳晚播小麥抗?jié)駪兎N植技術,切實提高小麥播種質量。
三、成立技術指導組,開展持續(xù)巡回技術指導,確保技術措施落實有效
小麥播期推遲,冬前生長量減少,苗小根淺,抵御寒潮能力降低;土壤水分含量較高,小麥根腐病、莖基腐病等病害發(fā)生幾率增加;同時據氣象預報,“拉尼娜”現象致冷冬概率增加。為應對上述不利農情狀況,早謀劃、早部署、早行動,成立由農技、植保、土肥等技術人員組成的技術指導組,對小麥整地、播種、冬管開展全程巡回技術指導,發(fā)現問題,由點及面,因地制宜,分類管理,采取及時有效應對措施,確保措施落實有效。截止目前,全市小麥整地基本完成,播種正緊張有序進行,對應措施落實有效,目前全市小麥播種已基本完成,為確保小麥越冬和夏糧豐收奠定了堅實基礎。
(來源:山東農業(yè)信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