豌豆是我國重要糧食作物之一,也是農業(yè)生產中理想的間套輪作作物。隨著產業(yè)市場需求變化,豌豆生產種植形式及產品用途愈發(fā)呈現多元化良性發(fā)展。為因地制宜發(fā)展豌豆生產,實現產量質量效益同步提升,農業(yè)農村部小宗糧豆專家指導組會同全國農業(yè)技術推廣服務中心,以北方豌豆“選擇良種、科學備耕、適時播種”、南方豌豆“適期收獲、嚴防豆象”為重點,提出2024年豌豆生產技術指導意見。
南方豌豆產區(qū)
(一)適期分類收獲。本區(qū)干豌豆收獲主要集中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待80%的植株葉片呈現青枯、莢果枯黃色時開始收割。一般采取分時分段收獲,在空氣濕度相對較高的時段將植株收割晾曬于田間,在空氣濕度相對較低時間用機械進行脫粒。鮮食豌豆收獲時間則較為寬泛,一般在去年12月至4月上旬。食嫩莢型品種,在幼莢充分長大、尚未開始鼓粒時采收;食青豆粒型品種,在莢鼓粒飽滿、籽粒種臍顏色顯黃時采收;食嫩尖型品種,在開花以前適時采收嫩尖。以人工采摘為主,豌豆莖稈較脆弱,應盡量避免造成植株損傷。
(二)嚴防倉儲豆象。倉儲豆象(綠豆象、四紋豆象)是南方干豌豆產區(qū)為害嚴重的蟲害之一。干豌豆收獲脫粒清選后于陽光下晾曬2—3天,至豌豆水分降低至12%左右將豌豆按20—25公斤/袋封裝于透氣性良好的尼龍編織袋中并轉移到密閉庫房,按照10—15片/噸用量將磷化鋁片用草紙包裹好分散放入空隙中熏蒸處理5—7天殺死蟲卵及豆象個體。干豌豆收獲晾干后也可以放入4℃冷庫保存防止豆象為害的發(fā)生。
(來源:全國農技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