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通風排濕
通風可以有效排除棚內(nèi)多余的濕氣。盡量選擇下午兩點左右放風,選擇放頂風和腰風,盡量不要放低風,避免出現(xiàn)地溫燒苗的情況。
2、升溫降濕
在空氣含水量相對穩(wěn)定的情況下,其相對濕度隨著溫度的增高而降低。因此在建造溫室時要提高其建造標準,以溫室的提溫、保溫效果。
3、起壟覆膜,膜下澆水
起壟栽培可增加土壤受太陽輻射的面積,有利于土壤吸收熱量,提高地溫。覆蓋地膜進行膜下澆水能夠有效減少土壤水分的蒸發(fā),降低棚內(nèi)濕度。
4、行間覆草
壟間可鋪設10公分厚的碎草,能夠吸收地面散發(fā)的水分,還能起到緩沖作用,減輕因踩踏造成的土壤表層板結(jié)問題。另外,碎草發(fā)酵后產(chǎn)生的二氧化碳是很好的碳肥,能夠促進作物的光合作用。
5、改進噴藥技術(shù)
噴藥時,選用0.7-1.0毫米孔徑的小噴片,這樣噴出的霧滴小,覆蓋面大,省水省工,克服大噴片易流失藥劑,增加室內(nèi)濕度的缺點。
此外,濕度過大易引發(fā)的多種病害,除上述措施以外還可使用奧豐“中藥+”套餐來防治。
預防方案:青枯立克300倍+沃豐素600倍噴霧。
方案:青枯立克100-150倍+大蒜油1000倍噴霧2-3次,每次間隔3-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