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蔬菜——魚腥草 魚腥草又名蕺菜、蕺兒根、摘兒根等,為三白草科多年生草本,因其莖葉搓碎后有魚腥味,故名魚腥草。魚腥草廣泛分布在我國南方各省區(qū),西北、華北部分地區(qū)及西藏也有分布,常生長在背陰山坡、村邊田埂、河畔溪邊及濕地草叢中。魚腥草植株矮小,莖下部伏地或作地下根狀莖生于淺層土壤中,白色,節(jié)上生根;莖上部直立,葉心形或?qū)捖研?常見綠色,偶有紫色;花期5—6月,果期10—11月。魚腥草生命力極強,直接用其根莖插于潮濕泥地,即可成活,并生根發(fā)芽,廣為繁衍。 在西雙版納,魚腥草是一種比較常見的野生蔬菜,當(dāng)?shù)鼐用翊蠖嘞彩持?常見的吃法有幾種:一是將魚腥草地下莖除去節(jié)上的毛根,洗凈后切成2至3公分的小段(也可將嫩葉加入其中),放入醋、醬油、辣椒粉、味精等佐料涼拌生吃,清脆爽口,但腥味較重;二是將地下莖連同嫩莖葉一同煮湯、煎、炒或燉,清香宜人,入口宜化,略有腥味;三是腌漬加工成咸菜食用,酸香生脆,令人開胃。